退役軍人化身“藥神”
——“藥來了”小隊全力以赴守護居民健康
■ 高效文
連日來,在重慶市巴南區(qū)魚洞街道化龍橋社區(qū)可以見到幾位忙碌的迷彩身影,背著大包小包的藥品往來于醫(yī)院和社區(qū)之間。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是普通的黨員干部,在此時,他們化身“藥神”,積極發(fā)揮著退役軍人的先鋒模范作用,為轄區(qū)群眾奔走買藥,守護大家的安全。
原本是傍晚6點晚飯,如今已推遲到晚上8點多。自從承擔了化龍橋社區(qū)所有居民的藥品代配代送工作以來,“藥來了”小隊的飯點,齊刷刷地比往日延后了兩三個小時。由退役軍人劉歡、候勇組建的“藥來了”小隊,一個負責掛號、開藥、繳費等工作,一個負責開著巡邏車接送。
退役軍人劉歡在領藥。
一次完整的藥品代配代送工作,包括收集藥品信息、確認特殊情況、拿取資料、趕赴醫(yī)院掛號、看診、取藥、整理藥品、劃分代送區(qū)域等一系列流程,去一趟醫(yī)院開藥基本上就是一天,早出晚歸已經成了他們最近的寫照。
退役軍人劉歡背著藥走出醫(yī)院。
為了盡快把藥品送至居民手中,劉歡每天上午7點就會到達中醫(yī)院掛號后排隊,“陳老師,這個胰島素的廠家是上海的,劑量跟原來一樣,醫(yī)生說跟你那個也配得上,可以不?”面對原來不是中醫(yī)院的病人,可能出現藥對不上的情況,需要劉歡跟病人打電話進行溝通協(xié)調。“好在我們轄區(qū)的群眾都很通情達理,經醫(yī)生確認可以換的藥,他們都是同意了的。”
期間,劉歡身著防護服,體力消耗也遠超平常,但他不敢多喝一口水,也不能吃東西補充體力,很多時候靠著毅力堅持?!氨M量讓居民在提出需求的24小時內,就能拿到所需藥品?!眲g說。
退役軍人劉歡為群眾送藥。
為了提高藥品代配代送效率,所有藥品費用都由他們先墊付,待居民拿到藥品后再結賬、對賬。一段時間以來,他也摸索出了經驗,比如胰島素對溫度有要求,就留到最后再取,盡量縮短路上的時間,他開始笑稱自己成了“藥神”。
靜默以來,“藥來了”小隊已為70余戶居民代配代送500余盒藥品,最多的一天,他們給36戶居民配了300多盒藥。
退役軍人劉歡為群眾送藥。